美食推介
2021-02-21 13:24:11我有一位朋友,他嗜油条如命,有一次他向我分享道:“每日清晨6时许,很准时,楼下的张阿姨又在炸油条了,总是比我定的闹钟早十五分钟,香味就飘来了,不早不晚。以致于早晨下楼买两根油条吃,成为了每天睁开眼睛的动力。”此外,他说他还想移民到西班牙,因为在那个地方,兴许是马德里,兴许是巴萨罗那,人们连下午茶都吃着油条。
我不禁脑补起来西班牙人吃油条的场景,难道那里的人会在本应是选择红茶糕点的午后,走到唐人街上朝着某位华裔开的小吃店铺喊道:“给我来两油条”吗?然而我错了,西班牙确实有一种叫「churros」的下午茶点,直译过来竟然就是「油条」,在中国,人们多称之「吉事果」或是「拉丁果」。
不说则罢,一说便勾起了我的兴趣,于是就网上查了查资料。关于吉事果的起源,至今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论,可谓是众说纷纭,发现唯两种说法较使人信服。第一种说法为吉事果由西班牙本地牧羊人制作而成,由于长期放牧,无法购买到城市面包店里新鲜的食物,于是用草原上的原材料制作churro 浆糊,加上即时烧柴的明火,制作成条状甜点充饥,后经世人改良,最终成为一道特色小吃。
第二种说法为吉事果由葡萄牙航海家从中国带到欧洲。当时葡萄牙船队航向东方时,从中国的明朝带来了新的烹饪技术,包括一种当地称之为“油条”的面团(中国南方称油炸桧)。由于当时葡萄牙并没有“拉”面团的特殊技巧,大厨们只好通过星嘴模具将面团“挤”出条形状。
不管起源如何,吉事果成为西班牙Tapas(当地小吃统称,区别于正餐)的经典款小吃,是由其制作时间和味道决定的。西班牙的Tapas讲究快速制成,一般30分钟就能完成从制作到摆上台面的工序,简言之就是快餐美食,吉事果正是如此。
与其他传统面食类小吃一样,制作西班牙风味吉事果,首要任务便是和好面糊。由于吉事果的做法是做甜的,所以在面糊制作的选材上会优先使用无盐黄油。将软化的无盐黄油加入正在烧煮的水里,再加入适量红糖或白砂糖,开中高火反复搅拌,随之加入通用低筋面粉和泡打粉使其膨化松软,结成团后再加入两颗鸡蛋让它更加细腻。
相关资讯